打好“发展六仗”|学养结合 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天
2024-01-03 15:08:5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唐芳 | 作者:胡恒珲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0656

“照看一个人,拖累一家人。”这是众多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。残疾人托养之困如何解?近年来,临武县结合实际,建设寄宿型残疾人托养中心,打造“乡村托养机构+就业扶贫基地”发展模式,为残疾人营造“家园”,助推残疾人创业就业, 通过学养结合,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天。

在临武县舜爱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多媒体教室,专业老师正在带着大家学习道路安全知识,这里的托养对象大多数都是智力残疾,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,一个知识点需要反复不断地教导才能掌握。

智力残疾托养对象虽然在普通人看来行为怪异,但是他们与正常人最大的差距是学习能力,需要更加细致耐心地照顾。

为了便于管理,托养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位托养对象建立了评估表,对托养对象“因人施策”,确保残疾人情绪稳定的同时,也让他们在托养中心得到更好的帮助。

临武县舜爱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专业老师陈娟凤介绍,他们会对每一个进来残疾人进行评估,评估以后再去规划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帮扶。

58岁的李三斤是肢体残疾,他在托养中心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,去年8月,托养中心搬迁后他也住进了新环境,在这里,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。

“这里还是蛮舒适,可以看看手机、看看书,有时候打打球。”李三斤开心地说。

临武县舜爱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总占地面积近6.8万平方米,坐落在山水、田园、林地之间,共有50张床位,设立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室、辅助性就业室、阅览室等各类功能用房。辅助性就业室是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通过学习走向就业的起点,在这里学员们可以学到一些基础的手工技能和加工能力。

“因为很多残疾人家庭都比较贫困。如果专门在家照顾一个这样的残疾人,就相当于没有办法出去劳动了。但是在这里集中托养,他们每个月也能够出去赚一些钱,补贴一下家用。”残疾人在这里通过学习,在掌握一定技能后,托养中心则会推荐他们进入残疾人就业车间和企业工厂,让他们通过自身劳动改善家庭条件。陈发成夫妇二人都有肢体残疾,在过去,他们只能通过卖水果来维持生计。

与陈发成夫妇一样在这里就业的残疾人还有近40人,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舜爱电子加工有限公司的成立正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残疾人就业,实现自立自强。

临武县舜爱电子加工有限公司李显国介绍,在这里,做事速度快的,每个月工资有两千多元,做事慢的也有一千多元工资,对于速度最慢的,他们也有保底工资,六百块钱一个月,包吃包住,长期给他们提供生活来源。

针对智力残疾无法做细活,托养中心还开展种植、养殖技能培训,学员们跟着生活老师学习种菜、养鸡、养猪……还可部分实现“自给自足”。如今,在托养服务中心,残疾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“家”,通过学习,80余名残疾人中,有20多人实现了就业。

编后语

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唯一途径,残疾人托养中心集教育、文娱、心理疏导,结合养殖、种植劳动实操,切实为残疾人提供了医疗、康复、护理、就业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,让他们积极融入社会、创业自强。

责编:唐芳
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
要闻
时事要闻
主题报道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